首页 >   心理知识 >   文章详情   
健康

一个很嫩的催眠治疗案例 

2017-01-10
围观(7760
收藏(2

  题记:这是多年前的一篇文章,昨日翻了出来,一口气读下去,虚心和真诚充满着字里行间,发布出来,警醒自己不忘初心,也为初学者做一些参考。

  第一次迷上催眠是大约在2005年,无意中在兰心网上看到了蒋平老师的催眠培训光碟,抱着好奇的态度,花了几十元买了一套。看第一盘就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,僵尸技术(也就是钢板催眠秀)让我非常震撼,没想到催眠有那么大的威力,能把柔弱的女子催成坚硬的钢板横搁在两把把椅子上,身上站一个百多斤的人一点都没感觉。于是我决定要好好学习催眠,从那以后就经常把光碟拿出来看,跟着里面学习,我深深记住蒋平老师的话,不管怎样催眠一定要给来访者良性的暗示。与其说我真有那么一点点天赋,不如说因为当时网上没有多少催眠的信息而让人不知道天高地厚,跟着光盘学那么一点点就敢大张旗鼓的在学校咨询室试用,而且还试一次,成功一次。被我催眠的学生也感到很舒服,有帮助,比起以前做一般的心理咨询见效快,效果看得见摸得着。特别是那年学校设立高考考场,两个同事还专门请我帮忙催一催他们的孩子,没几下也都催进去了,考试真的没有紧张。现在想来当时也就知道一些放松想象技巧而已。

  06年10月,一所大学的班主任说班上有个女大学生经常发病,一发病就倒地,全身僵硬,像死人一样,痛苦万状,很吓人。到医院检查身体上没有什么明显的问题,于是老师找到我,让我用心理治疗给试一试。人家说艺高人胆大,当时我做心理咨询虽然已经三四年了,但催眠治疗还是个小学生,的确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,没敢奢望治好她的毛病,纯粹是助人心切而已。在自己的办公室,用硬硬的木椅子做催眠椅,就正儿八经地搞起以催眠为主的心理咨询。经过第一二次的信息收集,了解到来访者病史一年,发病有12次之多,每一次发病都有人际交往的冲突,从了解到的信息看,来访者虽然年近20,但男女交往几乎空白,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很差,对人际交往认知模糊。于是我就假定来访者是人际交往深度焦虑的急性发作,运用催眠和认知疗法想相结合进行咨询。记得当时我的催眠诱导就只知道渐进式放松,常用的场景想象是到草原、到大海。或许因为来访者敏感性较强,或许因为我是文科出生,语言能力较强,想象很丰富,往往能做到散文化的催眠效果。

  记得两次催眠后,来访者发病次数就明显减少,班主任见到我也千恩万谢,当然受到了不小的鼓励,也就渐渐地飘飘然起来,于是更刺激了我的想象力。除了到草原、大海进行放松、吐纳以外,还进行交往场景模拟,由于来访者很柔弱,我决定要给她力量。

  在第三次催眠就开始发挥充分的想象给她灌输能量,引入几个场景,眼看来访者在催眠中能量补充下表情很祥和舒服得很,于是我更加贪婪起来,带她到一个金碧辉煌的佛家殿堂,让她感受佛光普照的感觉。正当我口若悬河地念念有词时,来访者的面部表情却痛苦起来,脸色也有了变化,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,我心里不禁慌了起来。但强压住慌张,记住蒋平老师的教诲,用良性的暗示安慰她,并将她唤醒。来访者醒来想呕吐,问起原因,说是那个佛家的殿堂太吓人,那些菩萨都怪怪的,而且感到里面有巨大的力量自己受不了。喜欢佛菩萨,我能感到佛的慈悲与祥和,但来访者却不是这样的感觉,也许是我的一厢情愿使然,作为催眠治疗师我还没有了解来访者的足够信息。还好我不忘蒋平老师的教诲,用了足够好的良性暗示。那一夜,我失眠了,我感到玩催眠也不是那么好玩的,多么需要一个人来指导我,告诉我为什么会这样啊。那一次后,我只敢用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,让来访者对交往的认知和行为进行自省。尽管我很担心,但班主任反映来访者没有再犯病了,一直到毕业都没有犯病,后来在班主任的动员下,来访者还给我买了一个小礼物,算是对我的答谢,殊不知,这背后藏着我多么大的困惑,当然也鞭策了我不断地虚心学习催眠治疗。

  在我的默默关注下,来访者健康着,没有再发病,顺利毕业并找到了工作。我也勤奋努力,到处寻访催眠名师友人,用多种方式习练催眠治疗技术。催眠学得更多,技巧越来越纯熟,催眠治疗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,我也摸索了一套催眠治疗抑郁症、焦虑症、恐惧症、失眠症等相对稳定而有效的治疗方法。但我还是一直记着那次很嫩的催眠治疗,催眠或许很深、很广、也或许很窄、很简单。但是,如果要给来访者一杯水解渴的话,作为一个合格的催眠治疗师必须要是一眼深而丰足的水井。

  现在的我有时膨胀起来,自诩为催眠专家,但催眠确实深奥无边,我一定要以此文为戒,活到老学到老,虚心钻研技术,潜心实修德行,争取帮助更多有缘人。

收藏

本文由 李启军 原创发布于爸妈在线。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。

评论
邓祖凤
邓祖凤
如果要给来访者一杯水解渴的话,作为一个合格的催眠治疗师必须要是一眼深而丰足的水井。是的,不断成长是我们一生的功课!
2017-03-30
回复
取消
确定
哈哈
哈哈
催眠真的很神奇,希望能多看到老师写的文章。
2017-01-16
回复
取消
确定
莫少鹤
莫少鹤
当今社会能像老师这样有良知的人太少了,太多的半桶水就自封什么什么专家的,希望像老师这样的人能多一点。
2017-01-13
回复
取消
确定

关于我们 |广告服务 |客服中心 |免责条款

粤ICP备10217215号-2   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4661号   版权所有 © 爸妈在线 举报邮箱:090@bamaol.com
安全联盟认证